0756-2127119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描述

中国将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落实的难点在哪?

浏览: 时间:2021-07-13

【侨报网讯】虽然垃圾分类在中国已经推进多年,但到目前仍然问题重重。对此,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(以下简称“住建部”)部长王蒙徽12日在第四场“部长通道”上表示,从今年开始,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将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。

王蒙徽表示:“从2016年底,我们和有关部门开展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工作。应该说通过一年多的实践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第一,我们在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地级市,共46个城市,开展先行先试。目前,这46个城市垃圾分类的小区覆盖率已经达到31%,像上海、厦门、深圳、宁波、杭州、广州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%。第二,我们在中央单位和驻京部队开始率先垂范开展垃圾分类。第三,我们和教育部一起,推进‘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进校园’。从今年开始,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。”

中国垃圾分类为何难落实

近年来,中国各地对垃圾分类推行的力度越来越大,但垃圾分类难处真正落实的困境也随之突显。

在中国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妇联界别分组讨论中,中国住建部副部长黄艳指出,要推动垃圾分类,需要完善3个体系,包括政策要求和法律体系、垃圾分类处理体系,以及公民体系,最后一项的推动难度最大。

“公民体系直接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素质,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,让每一个人知道只能这么做,不能那么做,并要在家庭内形成代际传达。”黄艳说。

中国很早就提出垃圾分类概念。1957年,《北京日报》就曾刊登过《垃圾要分类收集》一文;2000年,原建设部就将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8座城市确定为首批“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”,试图降低生活垃圾产量的增速,但效果并不理想。

“重要原因是扔垃圾有分类,但最终烧垃圾没分类。”中国全国人大代表、民革成都市委会主委、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里赞认为,在垃圾分类问题上,还得通过终端改革倒逼前端。为此,他呼吁将“发电”从“垃圾焚烧”中剥离出来。

尽管困难重重,但近年来,上海迈出了领先中国的“垃圾分类第一步”。

中新社曾报道,今年1月,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,这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申城正式被纳入法治框架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全国排行第一的特大型城市上海,已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格局,正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