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编者按】从去年以来,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巨头企业的目标,不仅是新东方、好未来这样的教育上市公司开始布局to B端的业务,阿里和腾讯也开始入局。
那么,作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和腾讯在to B端的布局有什么异同?本文认为,阿里和腾讯存在3方面的不同:1. 长项不同;2. 产品逻辑不同;3. 长远想象力不同。
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,教育+科技风向便开始逐渐转入To B业务中。以阿里与腾讯为例,看看大咖入局教育信息化,都在关注哪些事情。
3月3日,阿里钉钉发布教育信息化产品“钉钉未来校园”,希望面向中小学提供一套校园数字化管理平台+校园智能硬件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这不是阿里第一次涉足教育ToB业务,却是目前为止业务覆盖面最完整、最体系化的一次布局。
无独有偶,2月中旬,BAT中的另一家巨头腾讯,也首度公布教育业务及产品版图,在9条业务线与9条产品线的版图中,多项布局重合最多的焦点,也是打造“智慧校园”。
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,教育+科技的风向便开始逐渐转入ToB业务中,让我们以阿里与腾讯为例,看看大咖入局教育信息化,都在关注哪些事情。
在发布钉钉未来校园之前,阿里在教育B端上的尝试都偏单点型、依托阿里自身技术顺势而为的,比如:
2014年推出的家校沟通产品阿里师生;
2017年蚂蚁金服参与校宝在线融资;
2018年阿里发布“互联网+校园”战略,帮教育系统接入支付宝教育缴费平台。
与以上这些动作相比,钉钉未来校园的“设计感”要充分很多,有体系化很多。
钉钉未来校园主要从两方面为学校提供支持,第一块是校园的数字化管理平台,第二块是校园智能硬件升级。
从钉钉未来校园官网上看,校园的数字化管理包括四大板块,分别是校园的行政管理、教学管理、家校沟通和学程记录。更具体的分类可以参见下图:
校园硬件管理则旨在打造高效、安全、智能的校园环境,包括以下三个大类:校园安全、智能教室和家校共育。具体分类参见下图:
综合来看,钉钉未来校园希望打造一个以校园为中心的全闭环智能在线系统,让内部管理更高效,同时解决一直以来让学校和家长都颇为头痛的家校沟通难题。
腾讯的教育业务布局乍看很复杂,共有9条业务线和9条技术线。
9条业务线分别是腾讯教育、腾讯教育云、智慧校园、智慧幼儿园、腾讯微校、腾讯新工科、腾讯课堂、企鹅辅导、腾讯英语君。
9条技术产品线包括:智慧教育数据中心、智慧课堂、智聆口语评测、优图速算题目批改、微信校园卡、微信校园码、腾讯新工科实验室、新工科认证、教研云。
因为腾讯是从不同业务部门分别深入教育业务的,所以会出现今天这种看起来特别繁多,但很多内容实际上有交叉、相涵盖的部分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所以去掉更接近C端的部分,比如企鹅辅导、腾讯英语君,剩下更偏向为B端提效的部分,主要集中在“智慧校园”这个闭环之中。
其中智慧幼儿园可以看做智慧校园的下层延伸,微信校园卡和微信校园码可以看到智慧校园中的管理集成工具,而智聆口语评测、优图速算题目批改这些看起来比较独立而且可C的品类,也非常容易工具化,以与学校合作的方式进入B端系统中去。
而在智慧校园的常规部分,腾讯同样关注于提供校园智慧生态圈解决方案,服务内容包括6大领域:智慧管理、智慧教学、智慧安防、智慧家校、智慧办公和智慧媒宣。
打造一个智慧校园,实际上拆解开来看,落在核心圈中的问题都是相似的:从校园安全开始,到学校内部行政管理,到教学管理,到校园管理,再到家校沟通,按大类分,大致就是这样五个模块。
无论阿里系的“未来校园”还是腾讯系的“智慧校园”,都是围绕这五大模块进行数据化和智能化服务的,并且都希望这是一个全链条的覆盖,即从学前教育到K12学校,到成人教育都可复用的服务。
这是阿里和腾讯在B端布局的“同”。那么“异”在哪里?
两者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:
1. 长项不同
2. 产品逻辑不同
3. 长远想象力不同
1、首先看长项对比。
“钉钉未来校园”的核心优势主要集中在钉钉的产品基因上,我们比较能轻易设想一个钉钉的使用场景,然后将之套用在学校层面。在管理的效能上,相信钉钉能给校园很多助益,还有一些先天的优势在于校园数据及隐私安全上。
钉钉公布了相关细节:他们将提供SOC2Type1服务设计报告、ISO 27108公共云个人身份保护管理体系、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以及公安部信息系统三级等级保护认证。
腾讯“智慧校园”的核心优势则更侧重于其技术能力。腾讯的教育业务版图主要依托云服务、大数据和AI底层能力,为校园搭出智能“基础建设”,目标是为学校提供全场景的智能化服务。
2、长项不同,最终会形成不同的产品逻辑。
“钉钉未来校园”的图景,可以看做是一个平台+流量的逻辑。互联网技术为学校提供一个智能化平台,在此平台上为学校提供服务,同时吸引更多硬件服务商产品,形成一个智能化教育在线平台。
而腾讯虽然也有连接服务商的设计,但从其全业务线来看,很多工具性、内容性服务商,都已经处于一个腾讯自主研发的阶段。所以相比阿里系的“平台”,腾讯更偏向技术-产品模式,通过模块化产品,完成学校的智慧化升级服务。
3、长远想象力不同
对长远想象力的设想,基于两种产品不同的洞穿能力。
从钉钉到“钉钉未来校园”,平台的可复用性相对是平面化的,从一个闭环的圆圈到另一个闭环的圆圈。
一个成熟的智能化管理体系,能在K12学校里使用,也能在幼儿园使用,或是机构使用,在提升效率,完成智能化、数字化集成升级方面,都没问题,但解决,基本也是同一套问题,教育产业中更具体、更复杂的问题,似乎只有赖于后续开发、迭代。
不过从平台角度考虑,“钉钉未来校园”也确实在其优势方向上加紧布局。在发布“钉钉未来校园”方案的同场发布会上,同时宣布启动“千校计划”,即在全国范围内协助1000所学校打造“未来校园”示范园区,平均为每一所学校培养10名未来校园数字化管理师等。
反观腾讯,模块化的产品其实在解决学校精准问题的时候,洞穿力更强,比如在校园物联网和硬件管理上,腾讯用微信校园卡和微信校园码来解决,这两个产品后续可以独立形成智慧生态圈的可能性,就比把解决方案全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更灵活与富有想象力。而智聆口语评测、优图速算题目批改都是这种逻辑下更典型的产品模块,且更有内容属性。
相关推荐:
好未来的to B之路
投资25家教育企业,腾讯要如何讲一个“连接一切教育”的故事?
阿里到底有多少部门在涉足教育?
2019年,教育行业机会与挑战并行。新政策下,高品质与差异化的“慢”教育产品迎来机遇。资本回归理性,在线教育机构规模不盈利问题亟需突破。如何把握发展新形势,创造教育新突破。5月15日,在北京·千禧大酒店,亿欧教育诚邀各位共话教育之道。
戳链接报名吧~
https://www.iyiou.com/post/ad/id/8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