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56-2127119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描述

拆迁一夜暴富 失地农民如何摆脱“物丰精贫”?

浏览: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1-08-07 分类:行业资讯
在今年中国两会上, 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建议,向生活在城镇的失地农民提供理财知识与就业技能培训,帮助他们“管好钱袋子”。

【侨报网综合报道】在今年中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提交了题为《关于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问题》的提案。范小青委员建议,向生活在城镇的失地农民提供理财知识与就业技能培训,帮助他们“管好钱袋子”,从而走上可持续生计之路,并通过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,鼓励失地农民融入、接受和适应城市文化。

“我们村里很多农民的土地、住房被征用后一夜暴富,赔偿最高的家庭达千万元人民币。可惜,有些拆迁户在没有土地后无事可做,迷恋上了******,几年后把拆迁款输得精光。”网民“天下无贼”说。

网民“杨朝清”亦称,对于一直以土地为生、对土地和农村充满感情的农民兄弟来说,失去土地之后往往会经历着“转型的阵痛”。在经济上,他们不知道如何理财和资本运作,在文化上,他们难以适应城市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,精神家园建设“慢了一拍”。一些失地农民尽管在城镇生活,生活方式却停留在乡村;在小区里养鸡养鸭、种菜,不仅给其他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,也破坏了公共空间的环境与文明。对此,政府应对他们进行引导,以帮助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生活。

北京青年网刊文指出, 面对“天上掉下来的馅饼”,一些失地农民陷入了“钱袋满当当,脑袋空荡荡”的境遇。不论是用炫耀性的符号消费来赢得“脸面”,还是“有钱任性”背离法律规范,抑或无所事事虚度光阴,缺乏精神和文化层面的“营养输送”,让一些失地农民进入了“物丰精贫”(物质丰盈,精神贫乏)的怪圈。

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,不仅需要经济层面的财商培训,也需要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接轨。一方面,不少农民不具备专门的理财知识和资本运作能力,财富管理能力薄弱;另一方面,失地农民的业余生活较单调乏味,精神诉求和文化诉求得不到满足,一些陈旧落后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也需要重塑与更新。

理财作为一种人与资本的博弈游戏,充满不确定因素。失地农民拥有的知识、技能等文化资本比较匮乏,也缺乏人脉、关系等社会资本,在利益博弈格局中处弱势地位。失地农民如果盲目理财,难免会“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”。对失地农民进行理财培训,丰富他们的金融知识,提升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,能帮助他们实现财富的保值与增值。

从长远看,失地农民融入城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,并不只是在失地农民那里才存在,在农村进城创业人员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、“农民工二代”等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群体那里,也不同程度地存在,有的可能比失地农民遇到的问题还要突出。帮助失地农民解决这些问题,可以为帮助其他融入城市的农民群体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,有些办法和措施甚至可以直接运用。这是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、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,国家和城市必须为农民提供的服务和保障,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。(完)